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学科研究 | 党建工作 | 学生管理 | 下载专区 | 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经济与管理(原站)>>教学工作>>正文

教育实习管理规程
2011-03-06 12:33  

 

为了落实地理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环节,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地理教育专业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进行为期6周的教育实习,地理科学专业于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为期8周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管理规程如下:

一、教育实习目的

教育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使学生初步获得独立承担地理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育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工作实习

内容: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关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开展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备课、编写教案、试讲、说课、上课、评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等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

要求:实习期间,每位实习生必须坚持互相听课并参加教学评议,每人听课平均每周不少于3节。在实习期,实习生课堂教学平均每周不少于1节。实习生正式授课前,应在指导教师主持下完成说课和试讲,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能上课。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具体的学科特点和授课内容可制作1~2个课时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二)班级管理见习

内容:根据具体的实习学校环境、地域环境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做好班级组织和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学习方法辅导和学习常规管理工作,开展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班级活动。

要求:实习生在原班主任指导下,强化育人意识,从事一个班(一般是任课班)的班级管理工作。

三、教育实习的方式

教育实习以专业小组集中和小分队模式(集中、散点)为主的方式进行,每个专业小组的实习生人数可根据实习接受单位的接受能力而定,一般可以控制在15人以内,小分队模式以实习学校具体开设课程教学需求为依据,原则上每个实习学校小分队规模控制在10~15人之间。

为确保教育实习质量,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单独或无法编排实习小组的情况下进行散点实习,确因特殊情况需进行散点实习者,由实习生个人提出申请(经实习生家长签字同意),并提供实习学校接收该生进行教育实习的正式公文函件,经实习生班主任和系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审核批准,方可进行散点实习。

四、教育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一)教育实习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教育实习工作的管理,系成立教育实习领导小组,由系主任任组长,主管教学副主任任副组长,全体指导教师、地理教研室主任、教学论教师等为领导小组成员。系教育实习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

1、制定本系教育实习工作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教育实习的要求,组织领导,指导教师的配备,实习单位、实习内容的安排,实习评分标准,经费预算以及有关实习的制度等。

2、与实习基地联系,具体安排落实好实习学校。

3、配备指导教师。集中实习原则上每15~20个实习生配备1名指导教师。

4、实习前要做好师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实习生学习《教育实习手册》、《实习计划》等有关资料,强调实习纪律。

5、组织本系教育实习经验交流与总结大会,评定实习生成绩,做好教育实习总结。

6、系教育实习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应及时到实习基地检查教育实习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实习中的问题。尽可能组织系内教师参加实习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便通过实习,检验和改进本系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实习指导教师的任务与要求

1.实习指导教师的任务

实习指导教师的任务是在系和实习接收学校教育实习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执行实习计划,指导实习生的教学、班级管理见习、调查研究以及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实习生的组织工作和职业定向教育。按照实习具体要求做好指导教师日志的填写。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全程进行指导。

2.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

(1)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实习生的表现及学业情况,组织实习生学习有关实习的规章制度,积极了解实习点的有关教育信息,熟悉课程标准、教材,了解教学进度,观摩教学等。

(2)做好实习生的教育工作。教育实习生热爱教育事业,遵守纪律,以高度的责任心完成实习任务。

(3)指导教学实习工作。分配教学实习任务,指导实习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组织集体备课、试讲、课后评议;审阅教案,全面掌握实习生的教学实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4)指导班级管理见习工作。根据班级基本信息,组织实习生制订班级管理见习工作计划,了解分析班级学生情况。

(5)指导实习生开展教育调查研究活动,评阅实习生调查研究报告。

(6)根据实习计划要求和实习学校具体情况,完成实习小组各周工作计划和周工作小结,完成所指导小组的实习工作总结。

(7)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做好实习生的实习成绩评定与总结鉴定工作。

(8)与实习学校领导和教师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并总结教育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实习生的要求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必要环节,是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重要环节。师范类专业学生必须参加规定时间的教育实习,不得免修。

1.对实习生的要求

(1)实习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在校完成学业的学生,又是对自己的学生发生影响的实习教师。既要按照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示范,又要虚心向实习学校教师学习,当好学生,时刻不忘自己的学习者角色。

(2)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所从事的学科和专业;

(3)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教材内容,认真调查研究,虚心学习他人的教学工作经验,精心备课,反复试讲,熟悉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4)深入学生班级,了解情况,积极主动协助原班主任老师开展学生管理和第二课堂活动,做好学生的学业辅导工作;

(5)能与实习接受学校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自觉接受实习指导教师的各项指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团结互助,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6)严格遵守实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按时填写教育实习手册;

(7)为人师表,讲究礼貌,衣着整洁,仪表端庄,言行举止和作风应成为学生的表率;

(8)严禁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有谈情说爱、抽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9)对实习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指导教师有程序有组织地反映,切忌带有个人情绪地表达甚至发泄;

(10)实习期间一般不准请假。因特殊原因确需请假时,三天之内(含三天)需经实习指导教师批准,五天之内(含五天)须报实习生所在系主管领导批准,请假五天以上须报教务处批准。学生请假超过实习时间1/5以上,实习成绩作不合格处理。

2.学生实习小组组长职责

每个实习小组设学生组长一名,由系或指导教师任命,主要职责如下:

(1)督促小组同学完成实习计划,及时反映小组同学的实习情况并说明实习的有关具体要求,协助指导教师组织小组同学集体备课、说课、试讲、相互听课和评课等;

(2)以身作则,关心小组同学的学习、生活和教学,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搞好实习工作;

(3)组织学习学校有关文件及各项规章制度,记录小组实习及纪律执行情况;

(4)负责报道本实习小组各阶段的工作动态,组织全组同学积极参加实习学校举办的各项集体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实习专刊及宣传活动;

(5)协助指导教师做好本组的实习总结工作。

(四)实习学校的任务与职责

1.实习学校的职责

(1)实习学校一般应成立教育实习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实习生实习期间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一般由学校有关领导、教导主任、学科教研组长、指导教师代表以及我校实习指导教师组成;

(2)做好有关本校实习指导教师承担实习指导和管理的思想动员工作;

(3)拟定教育实习接待计划,选派各年级各学科组的指导教师;

(4)协助我校实习师生解决生活问题;

(5)组织相关活动,向实习师生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为实习生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6)对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和表现做出评定;

(7)做好实习有关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8)做好阶段性实习工作的总结,将相关的改进性建议反馈我校的实习指导教师。

2.实习学校相关教研组职责

(1)协同我校指导教师分配实习生教育教学任务,编制教育教学计划;

(2)向实习生介绍教研组的工作情况和规章制度;

(3)为实习生安排观摩教学;

(4)督促并检查本组教师的实习指导工作;

(5)组织研究与交流指导工作。

3.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职责

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实习工作中肩负的任务是:在实习学校的领导下,根据实习计划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指导实习生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并积极向实习生进行热爱教师工作、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职业规范教育。具体职责如下:

(1)向实习生介绍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工作基本经验;

(2)安排实习生的教学见习工作,指导实习生编写教案、课前试讲、上课、批改作业、答疑等,检查实习生教学工作情况;

(3)培养实习生独立开展课程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

(4)评定实习生教学工作成绩。

4.实习学校班主任指导教师职责

师范生须具备基本的班级管理能力,班级管理是实习生实习期间必须完成的一项实习任务。因此,实习学校班主任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锻炼成长意义重大,其具体职责是:

(1)向实习生介绍班级情况,以及班级管理工作基本要领;

(2)指导实习生制定班级管理工作实习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3)指导实习生组织好班级活动,学会做班级日常管理和家访等工作;

(4)培养实习生独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能力;

(5)评定实习生班主任实习工作成绩。

五、教育实习的工作步骤

(一)实习前的准备

1.确定实习地区和实习学校

落实实习学校,落实实习小组指导教师,落实每个实习学校实习生人数(包括男、女生人数和各专业人数),落实实习生的住宿和生活保障,尽可能落实每个实习学校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

2.实习生业务准备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针对实习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实习生准备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料。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位实习生须过三关:备课关、编写教案关、试讲评议关,狠抓教师职业技能基本规范训练。实习前,系教育实习指导小组对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职业技能等进行综合审核,尚不具备实习条件者,不准安排其参加教育实习。

3.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

系教育实习指导小组要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向实习生宣布实习计划,组织学习教育实习有关规定;向实习生宣布实习学校、本专业实习生人数、教学实习内容和进度及小分队编队(组)名单,确定指导教师和实习组长。

4.系专业教师积极做好实习前的通识培训

针对中学地理教学的相关课程及其课程标准等内容,专业教师做好实习生实习前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培训期间教师应该了解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动态,中学地理课堂的模式等相关信息。培训期间学生不允许请假。

(二)教育实习

1.见习:主要是了解实习学校和实习班级的基本情况、见习原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听取原班主任班级工作经验介绍等。

2.实习:进行教学工作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等。

3.调查研究:结合专业特点、实习学校工作实际开展专题性的调查研究工作。

4.总结:主要包括实习生个人总结、小组意见、实习学校评语、实习成绩评定;主动听取实习学校领导和师生的改进意见、建议;归还实习期间学生借用的一切物品等工作。

(三)巩固实习成果

实习结束后,系教育实习指导小组组织师生对教育实习工作进行全面的交流与总结,写出书面总结报告;收集整理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的优秀教案、典型材料、先进事迹、调查报告等;针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反映出的具体问题及获得的反馈信息,进行交流、反思和总结,从而不断加强和改进教育实习工作。

六、教育实习成绩考核与评定

(一)教育实习成绩必须严格按照评定标准,根据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即完成实习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定。

(二)成绩评定程序

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的一般程序是:

实习生个人总结→双方指导教师评议→实习学校指导小组审查→系教育实习领导小组审核→报教务处核准备案。

凡未参加教育实习或教育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关闭窗口

尚无内容。

copyright ©2018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1号教学楼D327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南长安街神禾二路 电话:029-81530153 邮编:7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