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论文完成过程
选题 → 开题报告 → 资料准备 → 调查研究 → 论文撰写 →论文答辩
二、时间安排
A.20…年10月28日~11月25日确定具体选题;
B.20…年11月26日~12月10日撰写开题报告;
C.20…年12月11日~4月15日准备资料,撰写,修改论文;
D.20…年4月15日~4月18日上交论文打印稿;
E.20…年4月20日~4月30日论文答辩。
三、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分析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论文结构、纸型、版式与用字等执行“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正文字数以8000字左右为宜。毕业论文要制作成电子文档(由学生提供磁盘)。
四、毕业论文的选题
(1)选题的要求
A.选有价值、有意义的论题,理论、实用、现实并重。
B.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可考虑选择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焦点问题。
C.有新意。
D.难易大小适中:题目千万不要太宽、要集中。
(2)参考选题
五、毕业论文结构
(1)构成项目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封面、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封底。
其中“注释”与“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
(2)各项目含义
封面:封面由论文题目、姓名、专业、学号、入学时间、指导教师、日期等项内容组成。
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300~500字之间。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的对应页码。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正文字数以8000字左右为宜。
注释: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附录: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等形式。
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封底:由指导教师评语、院系论文答辩机构意见两部分组成。
六、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1)纸型及页边距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297m×210mm)打印。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地脚(下)、订口(左)、翻口(右)均为30mm。
(2)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3)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内容提要及关键词:排在封二或另起页,标题3号黑体,顶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关键词三个字用4号黑体,内容用5号黑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7个,词间空一格。
目录:另起页,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内容用小4号仿宋。
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一般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正文文中的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或“(1)",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空两格后写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中间用逗号分隔。
附录:项目名称为4号黑体,在正文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内容编排参考正文。
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4号黑体,在正文或附录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另起行空两格用5号宋体排印参考文献内容,具体编排方式同注释。
(4)表格
正文或附录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编排的基本要求为:
表头:表头包括表号、标题和计量单位,用小5号黑体,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度编排。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表l”,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表”;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为“计量单位:元”。
表体:表体的上下端线一律使用粗实线(1.5磅),其余表线用细实线(0.5磅),表的左右两段不应封口(即没有左右边线)。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小5号字。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与对齐,数码位数应对齐。
(5)图
图的插入方式为上下环绕,左右居中。文章中的图应统一编号并加图名,格式为“图1××图”,用小5号黑体在图的下方居中编排。
(6)公式
文中的公式应居中编排,有编号的公式略靠左排,公式编号排在右侧,编号形式为“(1)”公式下面有说明时,应顶格书写。较长的公式可转行编排,在加、减、乘、除号或等号处换行,这些符号应出现在行首。公式的编排应使用公式编辑器。
(7)数字
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模糊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8)标点符号
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区分开。
(9)计量单位
除特殊需要,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10)页码
全文排印连续页码,单面印时页码位于右下角;双面印时,单页页码位于右下角,双页页码位于左下角。
七、印刷与装订
1.打印与装订
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单、双面均可,推荐双面印制。
文稿一律左侧装订,应按论文(设计)的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宋体小四号)、参考文献、论文指导过程登记表、毕业论文评议表、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和毕业论文审批表的顺序装订成册。
2.份数
论文至少应印制三份。
八、成绩评定与答辩
(1)考核标准:毕业论文成绩实行百分制,分为以下四档:
A、85~l00分(优秀):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观点明确,能深入进行分析,并有独到见解。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心突出,论据充足,材料翔实、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B、75~84分(良好):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论证比较有力,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层次清楚。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
C、60~74分(及格):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中心论题较明确,材料较充足,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从总体上看,文章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文章没有明显的错误和缺欠,但内容尚欠充实,缺乏创新及独到见解。答辩中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D、59分以下(不及格):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结构不完整,格式不规范,文字材料未能达到写作基本要求。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在答辩中对大多数问题都不能正确回答。
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
(2)答辩
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均应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一般由系里统一组织进行答辩,每个答辩小组由教师和外聘专家等至少三人组成,答辩组长必须具有高级职称,并对所签字审定的论文质量负责。指导教师本人指导的学员在论文答辩时,指导教师不可任答辩组组长,但可以是答辩组成员。实际相结合。